“經過此次環保督察,大力整治,最近水清亮太多了,老百姓心里很高興。”近日,黔西縣干河溝水庫負責人劉漢勛在電話里對記者說。
干河溝水庫是黔西縣重新鎮及附近3萬多人的“大水缸”。近年來,水庫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污染,水一天天變渾濁,飲用水源地的群眾十分著急。
據悉,干河溝水庫的主要污染源來自——金沙縣安洛鄉大賢村的兩個煤礦。
煤炭的開采、加工和運輸,容易形成煤泥水、煤塵等環境問題。長期以來,由于煤礦環保監管不力,干河溝上游的煤礦內生產生活廢水排放不當,滲透到干河溝,群眾反應強烈。
今年年初以來,金沙縣及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專門的督察和整改措施,開展環保綜合整治。
“我們督促上游的煤礦在工業廣場,安裝有效設備,降低粉塵污染;完善煤礦生產生活污水的配套處理設施,保證水質的達標排放;加強了煤礦及周邊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及時清運。”安洛鄉主要負責人介紹。
隨后,記者走進安洛鄉大賢村龍宮煤礦、新安煤礦,只見工人們正忙碌作業,秩序井然。煤礦負責人介紹了新建的污水處理站,及雨污處理情況,并且實施了遠程視頻監控。
據介紹,僅龍宮煤礦在本次礦井環境整治中,就投入資金30余萬元。
為鞏固督察整改實效,金沙縣環境監測系統切實加強了對各煤礦通過處理排放的生產生活污水的監測力度。
“目前,經過整治,縣監測站對干河溝的水進行監測,各項指標均達到地表水的標準。”金沙縣環保局副局長付道偉說。
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創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