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堅韌成長、獨當一面,一名優秀施工員的成長之路
2020年,武漢雙良成立。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秉承著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的使命,將精細化管理理念滲透到項目的每一個環節,提質增效,樹信創譽,展示出雙良人的優良人格品質和優良工作作風,為新公司的發展貢獻著力量。優秀的集體離不開優秀的個人,羅沖作為武漢雙良團隊的一員,自2020年12月加入以來,從“管理小白”到如今能獨當一面,他在工程崗位上默默奉獻,同時也收獲了成長,綻放了屬于他的光彩!
扎根現場 茁壯成長
每天清晨7點半,羅沖準時到達項目現場。第一個任務是巡湖,圍繞湖岸以及附屬湖泊巡查一圈,查看當天水體的情況,看看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第二個任務是檢查,確定當日計劃進行的施工內容,檢查施工人員是否按規定、按要求進行施工作業,是否符合施工工藝;第三個任務是溝通,施工時要隨時保持與業主單位及總包單位實時溝通,并且要時刻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工作。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日常工作中的羅沖一直用心“吃勁”干,把小事做細致,為大事打基礎。一方面巡查在項目現場協調管理,另一方面在電腦前做好施工記錄、安排計劃。“膽大心細、思路清晰、真抓實干”,是同事眼中的他。
水生態項目歷經四季,治理過程錯綜復雜,看似簡單的項目,實則處處充滿挑戰!加入雙良環境的1年半時間里,羅沖已完整經歷了兩個項目的施工管理。從武漢幸福灣項目的快速施工,到野芷湖水生態項目的大面管控、材料進場驗收、安全文明施工、人員現場調度以及對外協調工作,處處都活躍著羅沖的身影。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面對艱苦的環境、繁瑣的工作,他沒有抱怨,也沒有退縮,而是像他的名字一樣,“沖”在項目一線,緊緊扎根于現場,快速提升了對整體項目的管控意識。他如同一棵樹苗,牢牢扎根于泥土之中,不斷汲取養分,才能最終成長為參天大樹。憑著熱情與初心,短短1年時間,通過自身的努力被評為“2021年度雙良環境優秀員工”。
不斷學習 努力實踐
去年夏天,羅沖被派往一個項目初期的施工現場。由于項目所處地較偏僻,條件比較艱苦,環境相對惡劣,給施工帶來許多不便。再加上建設過程中,與當地漁場漁民存在一些糾紛,材料運輸受阻、惡意扣押施工船等行徑嚴重擾亂了施工秩序,制約了工程進度。很多時候,都是羅沖出面和漁場負責人拉家常、說里短,通過拉話講道理,盡力協調雙方關系。他不僅遇事不怕事,更是激勵著大家,凝聚了團隊。
初出項目的他,對于理論知識和實踐還處于磨合階段?,F場管理經驗的不足,以及缺少對項目施工技術的掌握,讓他工作起來并不是那么順暢,導致整個人都充滿挫敗感。武漢雙良副總經理沙澄在了解情況后,經常與他像朋友一樣交心聊天,讓羅沖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力量。鑒于此,他下定決心要邊工作邊學習,汲取各種知識。白天跟著相關專家、有經驗的老師傅或者同行跑現場,請教技術把控問題;晚上,翻出規范抓緊學習當天遇到的問題,把明天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好計劃。
一邊現場請教,一邊挑燈夜戰,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學習,羅沖逐步提升管理經驗的同時,夯實了施工技術,把日常積累到的專業知識落到了實處。品質管控、生態管理、科學養護,真正做到了“施工管理一條龍”。
兢兢業業 勇挑大任
由于項目特殊性,羅沖遇到多個作業隊伍同時展開施工,他運用“彈鋼琴式”的協調管理,本著要事優先的原則,不急不躁,坦然處置,齊頭并進,開辟了一個多隊伍同時施工管理的大場面。那段時間,工作異常的忙碌,5+2,白加黑,最忙的時候,他每天早上6點就到現場了,晚上11點還在湖邊工作。他在140萬平方米的水環境項目上有節奏穿梭,游刃有余;在維護管理方面,重點優先,分析現場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作業人員,提高現場工作效率的同時,更節約了用工成本。
羅沖一切以項目為重,住在項目部的夜晚多于回家。從“內場”到“現場”,不斷學習提升、不斷總結規劃的他,總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協商對應,解決問題。他說:“其實工作更像是一種投資,武漢雙良在蔣總的帶領下在湖北開疆擴土,所以我可以投資我的時間,我的精力,我去做好每一件我能夠做好的事情,跟隨公司的腳步,讓自身變得強大。”由于施工員的工作是面向一線,工作繁重紛雜,參加工作以來,羅沖平時也極少請假,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獻給了他摯愛的事業。
非凡孕于平凡。平凡崗位善“吃勁”、能“吃勁”,是一種向苦而起、向難而進的可貴品質,也是走上重要崗位前的重要歷練和必要準備。水生態行業看似簡單,實則需嚴密的設計與嚴格的施工把控相結合,從十幾萬平的項目到上百萬平的項目,再到更大的項目,更是不斷開辟武漢市場新的局面,以點布面,創雙良藍圖。
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創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